找到了一部记录徽州文化记录片的解说稿,相当不错,看过之后才知道徽州这两个字到底代表了什么意义,而且,文风也优美,读起来很舒服。一共二十集,今天开始连载。
乡愁就象是一碗醇香的陈年老酒,上世纪60年代初,漂泊了近半个世纪的胡适,总是常常叨念着自己的家乡徽州,在那本《胡适口述自传》中,第一章的标题就是“故乡和家庭”,接下来的第一句就是:我是安徽徽州人。在书中,胡适描述了很多关于家乡的故事,对于徽州的山山水水,这位儒雅的徽州人,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徽州,位于安徽省的南部,从历史行政区划上来看,他长期领有:歙、休宁、黟、祁门、绩溪以及婺源六县。 安徽省名就是清初有安庆、徽州两府名各取首字合成。现在作为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徽州已不存在了,但作为一个文化的概念,他不仅包含着过去的六府一县,而且还应该包含徽州文化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一些地方。北宋年间,极富有艺术气质的宋徽宗赵佶 将歙州改为徽州,他希望这一块地方可以享受太平安宁,甚至能体现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
徽州北有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还有称为五大道家名山之一的齐云山,群山环绕中,秀美的新安江穿流而下,峰峦叠翠、村落绵延,如诗如画。由于数百年较少战火和兵燹,这里遗留着相当完好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景观,青山绿水之中点缀着粉墙、黛瓦、马头墙,更显清幽静谧。
早在南宋淳熙年代,《新安志》上就对徽州有“山限壌隔,民不染他俗”的说法,正是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徽州不受干扰地形成了自己富有个性的文化。这个看起来比较封闭的地方,曾经相当开放,因为河流,徽州人很便捷地走出了大山,他们远贾异乡,奋战商场,在很长时间里创造了经济上的繁荣,也造就了徽州历史上奇特的徽商现象,因为徽商经济的发展,徽州变成了财富的聚集地。
在明清时代,徽州曾有“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的说法。正因为相对发达的经济背景,徽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状态,形成了自己在建筑、文化、艺术、哲学、数学、医药等方面的辉煌,从而拥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称。曾有人在看过徽州地图以后,形象的比喻说:徽州看起来就像一把巨大的伞,黄山是伞轴,徽州文化则是伞骨,而徽州美丽的风光以及散落在自然之中的文化现象则是伞面。
这里有着优美无比的自然风貌,有着风格独特的民居村落,有着影响中国思想界上千年的程朱理学,有着在近现代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江戴朴学,有着曾经称雄中国经济界五百年的徽商,有着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文房四宝、徽派盆景……
可以说:徽州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个保存完好的近古历史博物馆,它闪烁着文明的光晕,体现着岁月的痕迹,蕴含着曾经的田园理想。对于很多人来说,徽州的一切就像是一个梦,只有在梦里,才会见到那么美丽的山水,见到那么灿烂的文化。
徽州文化又好像是一面有着岁月的铜镜,虽然布满绿色斑点、破败衰落,但在这些历史的痕迹中,人们能发现一种独特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