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了?

人这都是怎么了?突然间感觉都特别脆弱,一个接一个的,都来不及反映,失去生命不是丢别的东西,不可儿戏。 可是去世的消息,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好像都没反应了,可是,不该这样,不该…… 都坚强点吧,生命不要这样脆弱,不要说离开就离开…… 

[转]张靓颖现象

一边是网络和媒体压倒性的支持,一边是并不出色的短信投票;
一边是来自民间对超级女生和评委们媚俗的恶评,一边是对张靓影狂热而不失理智的追捧。
这就是今年最奇特的张靓影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我个人认为,ZLY实际上已经是大多数30,40岁的老男人的偶像了,虽然俺们这年龄不可能去追星,去投票的也很少了。对大多数人而言超女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就像是大众的毛片,那些摆地摊卖毛片的小贩们吆喝着“快来看啊,最新偷拍的×美凤光盘办公室版”,买回家一看,结果是《*员先进性学习材料》。

ZLY参加超女是一种悲哀,对于一个拥有贵族气质和歌唱天赋的女人,如果想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被人包养不陪人睡觉,就只有以媚俗的方式来取悦大众。这其实也是所有超女的悲哀,只不过ZLY的风格和魅力,与超女的市场定位特别的不符,看起来特别的刺眼而已。
zly现象我也不认为是炒做的问题,这实际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

从超女的主办方和投资人的角度考虑,zly并不符合他们的商业利益。ZLY的主要支持者是文革后成长起来的“泛70年代”,包括后60年代和前80年代的人。这一代人的几点标志是:多少对文革和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印象,89年的时候多少懂点事了,都经历过对西方价值体系极度推崇到极度反感的转变,不论是否为独生子女,都经历过传统的思想教育,做人做事或多或少都会坚守一些传统的道德底线。

ZLY恰恰符合一些传统的道德要求和传统的审美观念,因此很容易引发我们这代人的共鸣。在这个前辈们传下来的物欲横流和笑贫不笑*的社会中,张靓影给了在现实和理想间痛苦选择坚持还是背叛自己信念的一代人以传统价值观回归的希望。我们这代人现在是20-40岁,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但是逐渐成熟的我们不会去轻易的购买唱片,毕竟平心而论,超女10强选手里面只有YH的声音值得去买唱片。因此,超女的市场定位是那些不具有购买能力但是却有实际的购买行动的中学生。ZLY是不会受到中学生追捧的。从商业的角度考虑,捧红ZLY是不符合主办方商业利益的。

现在关于ZLY的帖子和报道这么多,那是因为不论媒体也好,网络也好,现在的话语权掌握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因此民间对ZLY的推崇和对超女的贬低就特别多。一方面是商业上的市场定位,一方面是一代人的价值追求,超女和ZLY,以及评委和民间呼声的对立由此产生。一方面网上各种投票和电视里的短信差异,还是能比较好的说明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主办方要发动全国的媒体和网络平台来参与这个抄作,成本未免太大了。所以我还是倾向于ZLY现象是一种话语权的体现,这并不是那种官方的话语权,而是来自一种民间的呼声。各平面媒体的记者和编辑、门户网站的管理者和写手、甚至包括CCTV的黄健祥,大都属于20-40年龄段的人,大都对ZLY报有好感,因此在采访和写作中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随着超女的进程,这种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当全国范围内都出现ZLY的各种报到之后,实际上进入了一种心理暗示状态:你不看超女,就和别人没有共同语言,你不支持ZLY,在别人眼中就是不成熟的小年轻。我想很多凉粉跟我一样都是中途听别人的介绍才进来观看超女这个媚俗节目的,看了之后确实也觉得ZLY很和自己胃口,于是加入到凉粉的行列。

因此,这实际上是两个因素造成的ZLY现象:一是她自身的气质、修养和经历符合了我们这代人的偶像标准;另一方面,我们这代人正好是左右当今民间言论方向的主力。所以张靓影肯定会红,不管是否抄作,不管是否能获得冠军。

一封信..两个意思.

The great love that I have for you
我对你的深爱
is gone ,and I find my dislike for you
已不再,并且我发现我对你的增恶却
grows every day . When I see you ,
与日俱增。每当看着你,
I do not even like you face ;
我一点也不喜欢你的长相;
the one thing that I want to do is to
我很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
look at other girls . I never wanted to
 瞧瞧别的女孩。我从未想过要
marry you . Our lastconversaion
娶你为妻。我们的最后一次约会
was very boing and has not 
是那么的无聊,而且并未
made m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
让我期待与你再次相会。
You think only of yourself .
你只想到你自己。
If we were married , I know that I would find
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一定会感受到
life very difficult ,and Iwould have to
生活是如此难过,而且没有任何
pleasure in living with you .I have a heart
和你共同生活的愉悦,我想把我的心
to give ,but it is not something that
奉献出来,但这颗心可绝不是
I want to give you .No one is more
献给你,没有人比你更
foolish and selfish than you , and you ara not
愚蠢和自私,你也丝毫不
able to care gor me and help me.
能关心我和帮助我。
I sincerly want you to understand that
我恳切地希望你了解。
I speak the truth .You will to me a favor
我句句发自肺腑,我相信你能帮我个忙也就是
if you think this is the end . Do not try
如果你也认为该分手的时候了,就别尝试去
to answer this, Your letters are full of
求证我所说的一切,你的来信中充满着
thing that do not interest me. You have no
令我意兴索然的物事,你了无
true love fou me . Goodbye ! Believe me,
对我真挚的爱。再见了!请相信我,
I do not care for you . Please do not think that
我的心已不在你身上。请别在当做
I am still you boyfriend.
我依然是你的情郎。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我只记得因为故事中女主角的父亲阻止他们交往,
把女主角关起来,后来男主角写了这封信给女主角,因为被女主角的父亲不
让女主角,所以就把这封信写成这样子,让她的父亲以为男要跟女分手了,
所以父亲就同意把信给她看了。但她没有看出其中的意思,所以想不开自杀
了。

[转]女友的追问

“你就是不想理我!”电话里她的话很清晰。

“我不想理你?我昨天还给你发了email。”我说。

“那你今天在聊天室里怎么不跟我说话?”她说。

“我怎么没跟你说啊,你怎么刚下线就不认帐啊?”

“是我先跟你说的话,你开始没理我。”她说。

“是啊,我刚进去还没找到你,你就跟我打招呼了。”

“你今天打字那么慢,肯定是还跟别人聊。”她说。

“我家里人都睡了,我只能轻轻的打字,怕他们听见。”

“你算了吧,我说要结婚你还说要等一年再看。”她说。

“我们还没有结婚的钱啊,你不也是只看过我的相片。”

“你是说我本人长的不如相片好看了了?我骗你了是不是?”她说。

“不是不是,你长什么样我无所谓,我是喜欢你的性格。”

“那我长的好看也白好看了是不是?”她说。

“哪的话。郎才女貌最合适。”

“以后你对我要专一点,你,你打电话还抽烟。”她说。

“我没有啊。”  “我都听见了,我的电话灵敏度高。”她说。

“我只是叹了一口气。”

“你叹什么气,你是烦了是不是?”她说。

“怎么会呢,我这人脾气好,根本不可能烦。”

“那还是你烦我了,是因为你脾气好你才不烦。”她说。

“真的没烦,我给你讲个笑话吧。”我说。

“你又转移目标,你说你到底是不是烦我了?”她说。

“我真的没烦,我发誓。”

“跟我聊天的时候不能干别的,不能跟别人说话。”她说。

“那是,那是,跟你聊天我也干不了别的。”

“上次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还吃东西,你不尊重我。”她说。

“我那是太饿了,我以后不会了。”

“你说话不算话,你现在正在沏茶喝。”她说。

“什么?我,我没有。”

“你还骗我,我都听见了。”她说。

“我,是,我有点渴了。”

“你渴就渴了,可以跟我说,你还骗我你没喝。”她说。

“我.”

“你就是对我不重视!”她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我呆呆地站在那儿,右手拿着电话,左手拿着一个空可乐瓶子。

不是完全空的,因为刚才我实在不敢离开电话去上厕所。

和尚喝水问题研究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       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制定分工流程。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寺庙选派唐僧等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取经;此外,他们还专门花钱请来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MBA。外国的神父呆了不久留下几个屁就走了,一个屁叫BPR,一个屁叫ERP。书记也没闲着,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于是就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场。几天后成效出来了,三个和尚开始拼命地挑水了,可问题是怎么挑也不够喝。不仅如此,小和尚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了,日子一长,来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少,香火钱也变得拮据起来。      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寺庙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最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挑水部负责后勤和专门的烧香部负责市场前台。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寺庙提拔了十几名和尚分别担任副主持、主持助理,并在每个部门任命了部门小主持、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老问题终于得到缓解了,可新的问题跟着又来了。前台负责念经的和尚总抱怨口渴水不够喝,后台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没个准儿,不好伺候。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经开会研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喝水响应部,专门负责协调前后台矛盾。为了便于沟通、协调,每个部门都设立了对口的联系和尚。协调虽然有了,但效果却不理想,仔细一研究,原来是由于水的需求量不准、水井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于是各部门又召开了几次会,决定加强前台念经和尚对饮用水的预测和念经和尚对挑水和尚满意度测评等,让前后台签署协议、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机制。为了便于打分考核,寺院特意购买了几个计算机系统,包括挑水统计系统、烧香统计系统、普通香客捐款分析系统、大香客捐款分析系统、挨上必死系统(简称IBS系统)、马上就死系统(简称MS系统)等,同时成立香火钱管理部、香火钱出账部、打井策略研究部、打井建设部、打井维护部等等。           由于各个系统出来的数总不准确、都不一致,于是又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各个系统的维护、二次开发。由于部门太多、办公场地不足,寺院专门成立了综合部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决定把寺院整个变成办公区,香客烧香只许在山门外烧。部门多、当官的多文件和开会自然就多,为了减少文山会海,综合办牵头召开了N次关于减少开会的会,并下达了"关于减少文件的文件"。同时,为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寺院还成立了精简机构办公室、机构改革研究部等部门。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但香火钱和喝水的问题还是迟迟不能解决。问题在哪呢?有的和尚提出来每月应该开一次分析会,于是经营分析部就应运而生了。分析需要很多数据和报表,可系统总是做不到,于是每个部门都指派了一些和尚手工统计、填写报表、给系统打工。寺院空前地热闹起来,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经、有的和尚在拼命协调、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忙来忙去,水还是不够喝、香火钱还是不够用。什么原因呢?这个和尚说流程不顺、那个和尚说任务分解不合理,这个和尚说部门界面不清、那个和尚说考核力度不够。只有三个人最清楚问题之关键所在,那三个人就是最早的那三个和尚。说来说去,就是***闲人太多了!他们说:"整天瞎分析个屁!什么***流程问题、职责问题、界面问题、考核问题,明明就是机构臃肿问题!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咱们仨自觉自律一点算了!如今倒好,招来了这么一大帮傻B,一个个不干正经事还***人五人六的,跟屎盆子一样甩都甩不掉!"又过了一年,寺院黄了,和尚们也都死了。人们在水井边发现了几具尸体,是累死的;在寺院里发现了几千具尸体,是渴死的。 

[转]谈论Web2.0学习指南


Web2.0学习指南
历史很重要。对一个技术的学习也应当从历史出发,通过其在时间形成历史的流变,得以知晓现状,甚至能够预知未来。

那Web1.0是什么呢?

他们说,记得静态HTML的WWW时代么?

(那个时代的WWW应用、人们的Web体验、对社会的影响如何?)

那么动态HTML和静态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对了,他们是真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响上,与1.0相比,扩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Web服务端的程序,应用户的请求,取出数据,加上事先设计的模板,动态的生成Html代码,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那里。

他是1.0系列,应为用户在浏览器中所见和Web1.0一样,它有0.5的升级,因为数据不是事先制作并发布,而是动态生成,和用户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再加0.5,到Web2.0,变化是在哪里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变的,会继续朝着什么方向改变互联网和社会呢?)

更新:关于各个版本的差别,看看亚马逊的例子。

事情没有那么幸运,Web2.0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阶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服务的一个称呼。所以,我们无法说,Web2.0是什么,但是可以说,那些是Web2.0。

WikiPedia的Web2.0条目下列出了这些条件:

*CSS和语义相关的XHTML标记

*AJAX技术

*SyndicationofdatainRSS/ATOM

*AggregationofRSS/ATOMdata

*简洁而有意义的URLs

*支持发布为weblog

*RESTian(preferred)或者XMLWebserviceAPIs

*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倒腾。

*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

*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过浏览器完成。

(以上内容引用自英文版维基百科)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过,对于其中谈到的几个要素,大家还是公认的。

-基于RSS/ATOM/RDF/FOAF等XML数据的同步、聚合和迁移。

数据不再和页面和网站混粘在一起,它独立了,它跟着用户走。这是Web2.0的很重要特征。这也是为什么Blog是Web2.0的代表的原因。在网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独立的一则则的网志。

独立,然后有物理表现。现在,就能让他们活跃起来。透过对XML数据的处理,这些内容能被自由的组合,被各种应用程序,不论是Web程序还是桌面程序等呈现和处理。

当然,最重要的是背后的人。

-社会性因素。

内容跟着人走,内容又能够被用户自由的组合,也就是说,用户能够自由的借助内容媒介,创建起一个个的社群,发生各种社会性的(网络)行为。

此外还有标签以及建立在开放标签系统之上的Folksonomy。

-第三个公认的因素是开放API,

这个技术性稍强些,得另花时间研习,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map等。

从Web应用的产品/服务生产者角度来说,该如何创建Web2.0的产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么几点,一个是微内容(这里有定义),一个是用户个体。除了这两个最基本的之外,还可以考虑社群内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cnbruce收藏的一些API内容:http://www.cnbruce.com/blog/showlog.asp?cat_id=34&log_id=709

微内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这些微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的数量、重要性,还有我们对它的依赖,并不亚于那些道貌岸然、西装革履的正统文章、论文、书籍。

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民主、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信息管理成本之后的一个成果。

我们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对于Web2.0来说,如何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转移微内容,就成了关键。

用户个体。对于Web1.0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说,用户没有具体的面貌、个性,它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的代名词而已。但是对于Web2.0的产品和服务来说,用户是个实实在在的人。Web2.0所服务的,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如同幽灵般的概念。并且,这个人的具体性,会因为服务本身而不断地充实起来。

如何为这个具体的个体服务,是Web2.0设计的起点。

因此,一类可以被称作Web2.0的产品/服务将是这样:

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

其他的呢?恐怕就设计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内容的XML表现;微内容的聚合;微内容的迁移;社会性关系的维护;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以及是否就是开源、参与、个人价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许多方面起头并进又相互牵连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到来。因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对于Web开发人员来说,Web2.0意味着什么呢?

他们说Web2.0阶段,Web是一个平台,或者说,Web正在变得可编程,可以执行的Web应用。野心家们设想这个它的终极目标是WebOS。

Web1.0时候,Web只是一个针对人的阅读的发布平台,Web由一个个的超文本链接而成。现在的趋势发生了变化,Web不仅仅是Html文档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场所。

Web2.0Conference网站的横幅引用JeffBezos的话说“Web1.0ismakingtheinternetforpeople,web2.0ismakingtheinternetbetterforcomputers”。

具体来讲,他们说Web成为一个开发环境,借助Web服务提供的编程接口,网站成了软件构件。

这些,就是WebService的目标吧,信息孤岛通过这些WebService的对话,能够被自由构建成适合不同应用的建筑来。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