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时去了趟北京,过了快半年才整理照片,我都敬佩我自己。
尽管是冬日,但是阳光和暖得一塌糊涂。这组小逆光,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是我目前为止少有的几次过得去的逆光尝试之一。
清澈。
哥迷恋逆光,但经常失败。
优美的瓦片。
阳光。
鼓。
世界上最浩瀚的是大海,比大海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如果不能好好爱”,我一直试图把后半句接下来,比如“那就必须喷喷香”之类的句式。但是以我贫瘠的语言能力,始终难以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下联。尤其是读过这本书之后,书中主席语录般强壮的语录,更是将我仅有的自尊心瞬时拍扁。怎么就能把语言玩得这么转呢?我始终不能理解。
仅从语言层面评价此书,显然是层次低了,还是得讲讲内涵,才能提升档次。其实内涵我也讲不好,人家自己是这么介绍的:
许可。女。残花败柳的年纪。因小三介入又咽不下一口鸟气,一掌击碎美满家庭和长期粮票,毅然决然追求新生活。
新生活并不像许可想象的那么美好:撞车撞来的冤家、阴魂不散的第三者、令人尴尬的隐疾、挫败的机遇、脆弱的友谊……一路袭来,此起彼伏。让她时而斗志昂扬,时而不堪一击。
但许可总能在不幸中找到万幸的突破点,然后大刀阔向前进……
每个被抛弃的女人都会觉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幸。可是,当你走出阴影,就会发现原来生活还有无数种可能,那些“可能”不一定都是坏的。所以,与其蹲下来哭,不如站起来找鞋吧!
阅读本书的过程绝对是轻松而愉悦的,如果你是分两口气读完的,回头根本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还是得说语录,书中的语录实在是太多了,语言犀利得一塌糊涂,令人发指。
现实中,我是个六根不净的人,总觉得自己是个系着红绳的人参娃娃,拿到哪都能卖个好价,却因为埋得太浅,长不成人参,最终,变成为了上桌快而不洗泥的萝卜。——现在还是个被人啃了一口的萝卜。
他在我身上放火,我不可能燃烧自己温暖别人。我给他当了五年保姆兼三陪,怀胎十月,然后他领着我的儿子跟野女人幸福去了——拿我当一次性筷子使啊?
丫在三年级的时候突然发觉自己有摇滚天赋,然后极缺心眼儿地在耳朵上捅了七个窟窿,画烟熏妆,穿要饭的衣服,把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搞成天打五雷轰顶状……乍一看就像超级赛亚人,仔细看比乍一看还像。
不是给你泼冷水,成天哄孩子连抠仔时间都没有,还魅力啥呀!等宝宝生活能自理了咱就真的只剩下人格魅力了,到时候残花败柳的,你就打个行李卷直接上峨眉山投奔灭绝师太吧!
再牛B的肖邦也弹不出我的忧伤,这件事让我突然就自闭了。
你必须承认,她是个真正的女人,而我,只是疑似。
我心想有钱人是不是都有自恋症啊?总以为全世界的异性都拿他当猎物——我那天怎么就没开个装甲车过去跟你搭讪呢?直接把你轧成黑白照片岂不是更特别!
你说你什么时候能听人劝?不该结的时候结,不该离的时候离,不该要的你也要。你肩膀上扛个脑袋是用来点缀的吗?
像男人对生活久了的女人失去兴趣一样,再贤惠的女人也会对深爱过的男人失去兴趣——速度取决于他们的缺德指数。
你怎么光吃堑不长智慧啊?脸儿好有什么用啊?能当信用卡刷吗?你去街上抓些漂亮妞问问,你问她们想听‘我爱你’还是想听‘随便刷’,人家要是长得帅,还有钱,能拿你当盘菜吗?
在长达2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我怎么就没看出来——他们对视的眼神,分明就是搞过破鞋的眼神!他们眺望远方的神情,分明就是期待再一次搞破鞋的神情!
我心想:小妖精,今晚识相的你千万别惹我,否则不是你死,就是你亡!人生自古谁无死?铲除贱人照汗青。
大昭寺广场
从布达拉宫回来的路上,顺便到东措青年旅舍考察了一下,环境还不错,准备晚上移师东措。回到八朗学,早过了中午退房的时间。硬着头皮到前台退房,小姑娘要多加半天的房费,幸好老板就在旁边,善良地免了费用,还给我们献上了哈达,弄得我们不知所措。
搬家之后,趁还有些时间,到大昭寺去逛一逛。
大昭寺的广场上,日日夜夜都有这样的情景。很多人千里迢迢而来,希望在这里,达到人生的圆满。
据说,每一个藏族人,一生之中应该磕够10万个长头。很多人磕头的人手里会有一串珠子,算盘珠一样的一片一片的,每磕一次头手中的珠子便拨过一颗,这是他们的计数器。
大昭寺的门口,总是有这样虔诚的信徒们。
天色将晚,阴霾的天空下,
不知哪来的一束光亮,
使得这双鹿和金轮映得光芒闪耀,
这光芒笼罩着它脚下虔诚的信徒们,
这光芒笼罩着整个广场,
这光芒,也映照在人们心中,令人充满了希望……
传说中的布达拉
布达拉宫里面,人非常的多,绝大多数地方都非常狭小,所以人流基本上都是排成一列纵队,一点一点往前挪。在人流中,你想快快不了,想慢会影响后面的人。即便是停下来磕头的人,也是在维持秩序的喇嘛的催促声中,匆匆了事。
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完全是走马观花,一走一过,看个热闹。同时,也的确被藏民们对信仰的虔诚所震撼,生怕自己的无知,会无意间打扰到别人的信仰。
拥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也是令人羡慕的。
因为人太多了,很多殿都没有开放,而且我最终也没有达成,到传说中足有30米深的茅厕方便一下的心愿,下次到拉萨,我要挑一个人少的时间把布达拉宫重新转一遍。
布达拉宫里面确实是富丽堂皇,刚进去的时候看到某某佛像由数千两黄金打造,心里还默默激动一番,到了后来,再提几千两黄金,心里一点感觉都没有,在这里金子是最不值钱的了。佛像身上满是都是宝石,红宝石、绿宝石、夜明珠……应有尽有。藏民们因为信仰,都会把自家最宝贝、最珍贵的东西献给佛,供奉给佛。
一毛钱,是这里最不缺的东西。在西藏,人们在佛前表达心意,只需一毛钱,最小面额的纸币,而不是攀比谁给得多。我觉得,这比在内地的寺庙里很多人炫耀着往钱箱里塞大票要强得多,也纯粹得多。没零钱了也不怕,都可以自己到钱堆里“自助找零”,没有人会担心你会多拿钱。
所以,这里的一毛钱实在是太多了,不过一会儿,喇嘛们就要无奈地拿出扫帚和簸箕来扫地上一堆一堆的钱,这情景实在是有点颠覆钱的形象。
宫殿里面是不允许照相的,我也是严格遵守这样的规矩,发上来一些外围的照片。
门上的这些标记,应该就相当于1、2、3吧……
精美,一切都非常非常精美,不单纯是那种雍容华贵、气势恢宏的美,还包括一种细致、专注、内敛的美。
有中原气质的门把手。
黑暗的过道内,阳光透过窗格映射到彩色的墙上,霎那间让人感到一种非常含蓄的美。
气势恢宏。
站在布达拉宫上眺望拉萨城,天空中朵朵白云飘过,在远山上留下斑斑影子。
乍看这张照片,是不是有点希腊爱琴海边那些白色建筑的感觉?
其实这只是从背后看到的布达拉宫。
宫殿里面没有照片,附上一些相关的介绍。
【白宫】
现存布达拉宫最古的建筑是法王洞。9世纪时,布达拉宫因吐蕃内乱遭到破坏,仅存法王洞。洞内供着据传为松赞干布生前所造的他自己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并列的塑像。
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它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的场所,共有七层。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尼悦索朗列吉)是原殿,东日光殿(甘丹朗色)是后来仿造的,两者布局相仿,分别是十三世和十四世达赖的寝宫,也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等级森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殿内包括朝拜堂、经堂、习经室和卧室等,陈设均十分豪华。
白宫的第六层和第五层都是生活和办公用房。第四层有白宫最大的殿宇东大殿(措钦厦)。殿长27.8米,宽25.8米,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布达拉宫的重大活动如达赖坐床典礼、亲政典礼等都在此举行。
白宫外部有“之”字型的上山蹬道。东侧的半山腰有一块宽阔的广场,称作德央厦,是达赖喇嘛观看戏剧和举行户外活动的场所。广场的南北两侧建有僧官学校等。
白宫在红宫的下方与扎厦相连。扎厦位于红宫西侧,是为布达拉宫服务的喇嘛们的居所,最多时居住着僧众25000多人。它的外墙都是白色,因此通常也被看作是白宫的一部分。
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位于第四层中央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夏司西平措),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17平方米,这里是达赖喇嘛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场所。第五、六两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处第七层两套达赖拉喇嘛冬季的起居宫,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
【红宫】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宫殿采用了曼陀罗布局,围绕着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建造了许多经堂、佛殿,从而与白宫连为一体。
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共有五座,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规模不等。其中最大五世达赖灵塔殿(藏林静吉)殿高三层,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撑,中央安放五世达赖灵塔,两侧分别是十世和十二世达赖的灵塔。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措钦鲁,亦名司西平措)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高6米多,面积达725.7平方米。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置达赖宝座。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有壁画698幅,内容多与五世达赖的生平有关。在红宫的西部是十三世达赖灵塔殿(格来顿觉),建于1936年,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其规模之大也可与五世达赖灵塔殿相媲美,殿内除了灵塔,还供奉着一尊银造的十三世达赖像和一座用20万颗珍珠、珊瑚珠编成的法物“曼扎”。
红宫中的法王殿(曲结哲布)和圣者殿(帕巴拉康)相传都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法王殿正处在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它的下面就是玛布日山的山尖。据说这里曾经是松赞干布的静修之所,现供奉着松赞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圣者殿供奉松赞干布的主尊佛——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观世音菩萨像。
红宫的屋顶平台上布满各灵塔殿的金顶,全部是单檐歇山式,以木制斗拱承托外檐,上覆鎏金铜瓦。顶端立一大二小的三座宝塔,金光灿灿,煞是耀眼。屋顶外围的女墙用一种深紫红色的灌木垒砌而成,外缀各种金饰,墙顶立有巨大的鎏金宝幢和红色经幡,体现出强烈的藏式风格。
红宫中的另外一些宫殿也很重要。三界兴盛殿(萨松朗杰)是红宫最高的殿堂,藏有大量经书和清朝皇帝的画像。坛城殿(洛拉康)有三个巨大的铜制坛城(曼陀罗),供奉密宗三佛。持明殿(仁增拉康)主供密宗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及其化身像。世系殿(仲热拉康)供金质的释迦牟尼十二岁像和银质五世达赖像,十世达赖的灵塔也在此殿。
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为最大。西有寂圆满大殿(措达努司西平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堂,也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25平方米,内壁满绘壁画。其中,五世达赖喇嘛去京觐见清顺治皇帝的壁画是最著名的。殿内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法王洞(曲吉竹普)等部分建筑是吐蕃时期遗存的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物,内有极为珍贵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禄东赞等人的塑像。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现供有清乾隆皇帝画象及十三世达赖喇嘛花费万余两白银铸成的一尊十一面观音像。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1933年动工,历时3年建成。此外还有上师殿、菩提道次第殿、响铜殿、世袭殿等殿堂。
布达拉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朗杰札仓、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马基康、雪巴列空、印经院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