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皮艺坊3-相机手带

相机手带

一直听人说植鞣革如何如何的好,终于忍不住又入手了一块皮子。皮子不大,大概有5-6英尺,厚度为2mm,号称是意大利进口的,价格可不便宜。皮子一到手,才真正知道好皮子应该是啥样子,跟之前手里的皮子完全不一样。

这皮子也不太舍得用,手艺还不行,怕浪费了,先做个相机手带练练手。

相机手带

手带结构很简单,挂在老式相机很配。

相机手带

一个金属圈,一个皮垫,防止摩擦。

相机手带

皮子好一些,处理皮边也更有感觉了。只是打磨皮边太费时间了,一个做了两个手带,已经磨得我快崩溃了。因为没有削边器,所以整个边缘的圆弧状都是靠砂纸硬磨出来的,而且还要用4种不同粗细的砂纸轮番打磨,最后才有那样细致美观的效果。

相机手带

皮垫的裁切,边角料刚好。

相机手带

皮子的毛面跟皮肤接触会很舒服,而且用得越久会越自然。

相机手带

手带这样的宽度上,可以用字模印上名字,大概就像上面的样子。

如果有人对这两个相机手带感兴趣,可以到一下链接购买。

纯手工/进口优质纯牛皮/个性/相机腕带/可定制【WB-001】

纯手工/进口优质纯牛皮/个性/相机腕带/可定制【WB-002】

最后介绍一下什么是植鞣革。

什么是植鞣革

植鞣革也称皮雕皮、树膏(糕)皮,栲皮,带革。颜色为未染色的本色。植鞣革伸缩性小,吸水易变软,可塑性容易整型,颜色从本色的浅肉粉色到淡褐色,最适合做皮雕工艺品。

植物鞣料鞣制的皮革,所以也有人俗称树膏皮,也有的写成了树糕皮。植物鞣革的特点:皮革经过鞣制加脂后的皮革柔软成革纤维组织紧实,延伸性小,成型性好,板面丰满,富有弹性,无油腻感,革的粒面、绒面有光泽,吸水易变软。

由植物中萃取出的植物鞣剂(丹宁酸液)或使用金属铬、合成鞣剂等化学药剂鞣渍出的皮则称为「革」,经过染色、上油与干燥的革可以在适度保养下维持品质与柔韧。其中植物鞣剂(丹宁酸液)鞣制的皮革因吸水力强、可塑性高易于整型,非常适于雕刻及皮塑。

植鞣革是一种用植物鞣剂鞣制而成的皮革,不含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是一种可用于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绿色环保皮革,对人体无害。可用于手包,背包,马具,鞋垫、鞋里、帽里沿口、皮带等其他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皮革制品。

行迹14-世博

世博

世博

颜色漂亮的飞鸟。

世博

色泽夺目的骆驼?

世博

韩国馆的几何。

世博

日本馆的非现实。

世博

寻找朱鹮。

世博

男人,女人和孩子。

手工皮艺坊2-羊皮钱包

羊皮钱包

之前总是担心钱包太臃肿,想弄个薄一点的。于是就用了0.8mm的羊皮,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三层版型。

羊皮钱包

结果做完以后发现钱包的确显得有点太单薄了,而且有些软,看来钱包还是要挺一些才有手感。

但是这次作业过程中还是体会到了不少东西。羊皮很软,延展性又很好,所以即便是按规格才好部件,之后还是会有变形,还要再修整。

羊皮钱包

菱斩用得比之前熟练了,走线的效果提高了不少,基本上有点菱形的意思,算是比较整齐。

羊皮钱包

手头的米色麻线对于钱包这种小物件来说,显得有些粗了,线条很厚重,感觉有些糙。

羊皮钱包

因为有了三层皮子贴在一起的场合,才让我终于初步摸索出一点皮边的处理方式。因为暂时没有其它的皮边处理工具,所以窍门就是用手边不同粗细的砂纸反复地磨,直到磨得圆滑平顺为止。然后再涂上CMC粉调成的床面剂,在用光滑的东西来回打磨,比如我现在用的金属筷子。之前我一直以为,床面剂只是涂在皮革的内里一面,保持里面的平滑整洁,没想到皮边的时候用它也很有效。

羊皮钱包

要保证钱包装了钱以后,合起来以后能够保持自然,外皮和里皮的长度应该是不一样的,要根据皮子的厚度算好差值。里面没有处理,保持毛绒,手感不错。

行迹13-后海

宽店

从这家很狭窄的店里出来,才知道这家店原来叫“宽店”。

宽店

宽店变态辣的鸡翅,令人魂牵梦绕,上吐下泻。

皮影

皮影。

鼓楼大街

我允许你走进我大世界,但决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后海

每个橱窗里面,都是一幅画。

后海

蓝莲花。

后海

荷花市场牌楼下,露天跳舞的人,围成一圈踢毽子的人,乘凉聊天看热闹的人,组合成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与不远处的酒吧街,仿佛两个世界。

我到拉萨去过年9-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

下午4点钟,我们的车终于到达了扎什伦布寺。

要想介绍扎什伦布寺,得先跟大家铺垫一点背景知识。

藏区按方言划分可以分成“卫藏”、“康巴”、“安多”三块。

  • 以拉萨为中心向西辐射的高原大部叫做“卫藏”。这一地区是藏区(不仅是西藏,还包括青海、四川和云南的藏族自治区)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中心;
  • 念青唐古拉山——横断山以北的藏北、青海、甘南、川西北大草原叫做“安多”。
  • 康巴”藏区位于横断山区的大山大河夹峙之中,具体说来,也就是川西的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地区和云南的迪庆地区。

而这其中,作为藏区中心的卫藏又分三块:

  • 拉萨、山南地区称为“前藏”;
  • 日喀则地区则称为“后藏”;
  • 整个藏北高原称为“阿里”。

藏传佛教格鲁派有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一个是达赖喇嘛,另一个为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系统虽然不同,但达赖和班禅的宗教政治地位是平等的。

达赖与班禅个人之间互为师徒,关系颇为密切。通俗地说,就是如果他们其中一个人圆寂了,那么活着的另一个人便负责寻找其转世灵童,并且作为转世灵童的师父,对其进行教导。

达赖喇嘛,主前藏,驻锡地为拉萨布达拉宫
班禅额尔德尼,主后藏,驻锡地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拉萨市和日喀则市也是整个西藏仅有的两个市。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你应该明白了扎什伦布寺地位是很高的。

只是如今,11世班禅被邀请,常驻北京,只是偶尔才回来扎什伦布寺。这里应该比当年清冷些吧。

不管是寺庙还是宫殿,
它们都还在那里,
只是里面似乎缺少了主人……

扎什伦布寺

藏民们围着白塔转经。

扎什伦布寺

一个喇嘛在路边沉思。

扎什伦布寺

风,掀起布幔,缓慢而悠扬。

扎什伦布寺

大殿外。

扎什伦布寺

“护国利民”。

扎什伦布寺

院内的“塔钦”(即经幡旗杆)。每年藏历正月初五,扎什伦布寺都会举行重立“塔钦”仪式,把饰有崭新五彩经幡及黑牦牛皮等的旗杆重新立起。

扎什伦布寺

耀眼的白色。

扎什伦布寺

寺内的壁画异常精美。

扎什伦布寺

四五点钟的太阳依然当头,寺内狭小的街巷里,一切显得都很缓慢。

最后,附上扎什伦布寺的历史介绍。

扎什伦布寺,也称“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为四世之后历代班禅喇嘛驻锡之地。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1447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后来被追溯为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朱巴(根敦主)在当时的后藏大贵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琼杰巴·索朗班觉的资助下,最初兴建扎什伦布寺。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被根敦珠巴改成现在的名字。历时12年建成。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主持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四世班禅是第一个被册封的班禅喇嘛,从此扎什伦布成了历代班禅喇嘛的驻锡之地。历代班禅对扎什伦布寺均有扩建。尼泊尔在乾隆五十六年出兵后藏,抄掠至扎什伦布,搜掠一空。

寺内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代班禅灵塔殿。大弥勒殿藏语为“强巴康”,中间供奉着1914年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强巴佛,即弥勒佛的坐像。7座历世班禅灵塔大小不一,有的灵塔供奉几个班禅,有的只供奉一个。塔内藏有历世班禅的舍利肉身,包括十世班禅确吉坚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