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找北——之六

2007年2月10日

破冰取鱼

今日无事,继续跑到江面上去晃。

刚好看到有一家在打渔,我们便厚颜无耻地混入其中。

DSCF1366

主人们暂且休息,拿来破冰工具,我开始上了。不过这活可是真不容易干,江面上的冰冻得又厚又硬,我用尽全力砸了好一阵子,结果发现冰面没啥变化,还累得我喘得不行。看来我这样的,临时工基本是干不了了。

DSCF1370

人家才是专业的,出的汗从衣服里面蒸出来,在外面又结成了一层霜。

DSCF1329

今天主人家收成还不错,其中还有条大鱼,比较少见,回头到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了。

DSCF1318

据说,这位老哥是搞“打渔Show”的,拉着一爬犁的游客往上游走,然后示范讲解打渔的过程。

DSCF1385

这里每年冬天都会举办一场比较大型的冰上汽车拉力赛,这个架子就是为比赛准备的。我倒是怀疑车到底能不能爬上去。

DSCF1407

到小店买了几包俄罗斯烟,花花绿绿的都是一个价,估计也不是什么好烟。不过的确难抽,都是生烟叶子,之后还头晕,还是咱中国的烤烟好。

中午和新来的一大帮人搭伙吃了顿大餐。这伙人也是天南海北哪都有,有去吉林看雾凇的,有去亚布力滑雪的,有去雪乡看雪的,在哈尔滨遇上了,于是自己组了个队,一起来漠河。

吃过饭,与另外一伙人合包了一辆车回县城,晚上连夜杀回哈尔滨。

一路找北——之五

2007年2月9日

北极光

其实这篇文章已经是写第三遍了,每次都写一半,之后放一段时间,然后就删掉了。不知道为什么总卡这儿,今天再试一次,看看能写完不。其实也是这两天心发慌了,又想出去走走了。

早上起来,没吃东西,背了些干粮就上路了。

DSCF1215

出门还是先往北走,去“最北一家”。

DSCF0576

这就是中国最北的一户人家。本来是要住在这里的,昨天黄昏到这的时候,发现整栋房子一个人也没有,看来这个季节是属于相当的淡季了。

DSCF1223

这是传说中的最北厕所,还特意到里面体验了一下,挺冷……

之后便从这里绕到旁边的黑龙江上,趁时间还比较早,没什么人,抓紧时间拍“北极光”去。

什么是北极光?之前在网上做功课,有的说夏天去漠河看北极光,有的说冬天去看北极光,把我也弄糊涂了。到了北极村我才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确切地说,是LIN告诉我的。北极光本来是在夏天:

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由于纬度高,使漠河地区在夏季产生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因此人们称漠河县为”中国的不夜城”、”极光城”。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夏至前后的9天中,即6月15日一25日,此时漠河多出现晴空天气。在观赏”北极光”和”白夜”奇观的同时,又可同时看晚霞与朝晖连成一片的红彤天宇。

漠河冬天所谓的“北极光”,是说在北极村“光”着,因为这里天寒地冻,所以敢不敢光某种程度也是勇气的象征。

昨晚,我和Donny听到这么一说,立马两眼放光,决定今天赶早到外面照去。

DSCF0600

Donny先帮我照。其实光的时候身上没有那么冷,就是脚上沾了雪非常的冷,等我穿的时候,脚已经没知觉了。

后面的隐私照片我就不发啦,留着高价出售,有意者请偷着与我联系:)

DSCF0668

轮到我帮Donny照的时候,江面上远远走来了一队人,是到上游打渔的村民。而此时Donny刚好脱到一半,不好意思继续,便只穿着内衣在寒风中等着他们走过去。看看人家都穿什么衣服,就能想象出当时两边的穿着相差有多么悬殊。结果他们路过我们这里的时候,还停下来跟我们聊天,对我们挺好奇的,此时Donny已然冻得快不行了,哭笑不得地催促他们快点走。

DSCF0673

看着他们走远,Donny的外拍才得以继续。

DSCF0854

之后,我们一路走到最北邮局,寄了些明信片。

DSCF0860

到了最北气象站,冒昧地进去,里面只有一个值班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还挺热情的,还允许拍照。

DSCF0869

气象监测的系统。

DSCF0895

百叶箱。

DSCF0906

最北哨所也是漠河的必去之地。

DSCF0913

从这里可以看到江对面的俄罗斯村庄。

DSCF0929

图中最前面的那个铁架子,便是俄罗斯那边的哨所,下面有个木棚子,还四面透风。对比起来,跟我们这边的条件比起来可是差多了。

不过据战士说,我们这边的游客素质整体比较差(对面好像根本没有游客),私自过国界的事情时有发生,哨兵的任务很大程度上也是要时刻注意这些情况。偶尔有过界的人被俄罗斯方面逮住,协商交人的事情就更麻烦了。

DSCF1046

回来的时候看到江上有人在收渔网。因为需要一些灵活性,所以整个过程都不能戴手套,在这种天气下,手上沾水工作那么长时间,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我只是脱下手套抓了几条鱼,手就冻得不行了。

DSCF1082

在水里活蹦乱跳的小鱼,打上来用不了半分钟,便已经冻僵了。

DSCF1126

天色渐晚,该往回走了。

DSCF1144

临江的路。

DSCF1160

路灯倒是挺好看的,就是,为了省电,晚上也不亮……

DSCF1152

我们住的便是这一家。

DSCF1261

彩色的天空。

DSCF1234

小学时贺年卡上画的景象。

DSCF1285

晚上吃猪肉炖粉条,真香啊……

走了一整天,累,早睡。

事关记忆

我是一个记忆力奇差的人,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也是一个很怀旧的人,虽然很多事情我都不记得了。

记忆不好,所以总会留下很多旧东西,记忆不好,总会把记录事情的笔记、纸片都留着。

每次搬家都会很有意思,因为整理东西的时候总会发现很多早已不记得的东西。然后就像失忆的人一样,看到一件熟悉的东西,就会找回一段相关的记忆。

貌似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只是一种感觉,与那种感觉相连的,只是一两件依然清晰事情。

有些事情是你不愿意忘记,不想忘记,死死抓住绝不忘记的,因为觉得那些事情太重要了,绝对不可以忘记。

其实,当很多年以后,再回头当时的你,你发现那些你原本认为失去就会无法生活下去的东西,其实早就不存在了,而你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为那些东西的消失,做任何的停留。

其实,只是你不愿忘记。

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是你不能放手的。

看到一则新闻:Copyblogger的举办了一场Twitter 写作比赛,比赛要求写一篇140字符的短小说,不多不少,要刚好140字符。最终,一个叫Ron Gould的一篇科幻小说获得一等奖,这是一篇紧凑的,有着优美结构的杰作。

“Time travel works!” the note read. “However you can only travel to the past and one-way.” I recognized my own handwriting and felt a chill.

“时光旅行是真的”,纸条上写道,“然而你只能单程回到过去”。当发现那是我自己的笔迹时我不寒而栗。

你看明白了吗?

谨以此文,祭奠随我崩溃的数据而消失的所有记忆。

像鸡毛一样飞 Chicken Poets

像鸡毛一样飞

  独白:让那些在欢乐中发霉的人们迅速死亡,而让应该成长的孩子们能够成长。这一天将会到来,他们将用我的诗作为孩子的名字。这是马雅可夫斯基22岁时写下的诗句。这个仅仅活了37岁的苏联诗人喜欢在人们聚集的地方当众朗诵。据说他声音洪亮才思敏捷。那时候的年轻人无论男女都疯了一样的爱他,他们跟着他一起默诵,就像今天的年轻人跟着歌星一起哼唱。

  独白:我到这来干什么呢?从来没听说过欧阳云飞这个人,这说明现在已经没有人需要知道我的消息。没有人会等我。没有人愿意对我抱有希望。只剩下我自己,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开始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独白:陈小阳还是那个样子,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十年前的青春诗会上。那时候,他初出茅庐风头正健。在诗坛也算是小有名气。在喜欢诗人的姑娘变少以后,陈小阳也从诗人的队伍里消失了。这些年,他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做过所有中国最时髦最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他终于找到最理想的事业,养鸡。

  小妹妹:……火车开了,带走脸和一张张报纸,带走手、外衣和灵魂,哑孩子在露水里寻找他丢失的声音,就像我在人群中寻找你的踪迹……这是什么意思呀?我听不懂哎!

  独白:我的孤独,就像失明的人的最后一只眼睛。年代,星期和日子,我都将忘记。把自己和一张稿纸关在一起。田野,树林,小镇,常常有飞机划过的天空,我知道,这是我最后的落脚点。

  芳芳:我没想成为一个画家,我就想当一名空中小姐。我把黑色看成了灰色,对谁会有妨碍呢?我不是色盲,我只是辨色能力弱。就因为我分不清蓝色和绿色,他们就下了定论,你的人生完了,梦想,也没了。所有的努力也都白费了。你还要继续地等在老地方,哪儿都去不了。我知道所有的航班时间,知道上海的六月爱下雨,巴黎的罗浮宫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是免门票的,我还知道空中小姐的身高,伸手一定要够得到行李架,她们口红的颜色一定要是朱红和玫瑰红。可这些又能怎么样呢?一点儿用都没有。总有一个地方会出问题的,是不是?总有一个地方会出问题的是不是?

  陈小阳:一个人出门不带内裤不带剃须刀,带了一枕头一本诗集。这就是当诗人的下场。

  芳芳:你是个诗人。我见过你的诗集,和你的枕头放在一起。

  小国: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起!我的爱人!如果你是天空,我愿意变成天上的星星。我的爱人,如果你是邮递员,我愿意是你背包中的信,跟着你的自行车,到处漫游,永远不被投递,如果你是新娘,我愿意付出我所有的努力,成为你身边的新郎!

  欧阳云飞:我们小时候都写过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个文学家像鲁迅那样。而陈小阳的理想每年都变。所以他的理想已经实现了很多次,而我的理想,还依然是个理想。

  独白:有一个女孩相信,我的笔能给她的世界带来色彩。我就只好装模做样地举着那支用完了墨水的笔,像一个士兵举着枪,给自己壮胆。

  欧阳云飞:我不行了,我撑不住了,跟你在一块儿我觉得难受。我不是说你不好,你很好。但我不是你想要的那种人你明白吗?我以为我自个儿是个成功的诗人,我太想成功了,我太想让你为我感到骄傲了。因为是你让我对生活又产生了欲望。可是我越这样想,就越没有戏。算了吧。咱们算了吧。

  芳芳:你是我的红色,就是太阳落山时候的颜色。你是我的蓝色,他们形容的,大海的颜色。你是我的粉色,就是桃子成熟时候的颜色,你是我的蓝色,他们形容的天空的颜色。你是我的颜色。你是我的白色,这个我知道,是雪花的颜色。黄色,我也能够分辨,是我们皮肤的颜色。你是我的颜色,所说的红黄蓝白都是你。你是我的颜色,所说的红黄蓝白都是你。还有黑色,这些羽毛的颜色。

  独白:陈小阳失踪了。谁也找不着他。他想走就走了,所以寻找是没有用的。他能抛下一切这样离开,说明我一直看低了他。我们常常会这样,就算对最好的朋友,也会如此。

  独白:芳芳真的没有回来。她辞掉了饭店的工作坐上她喜欢的飞机,走了。最近飞机调整了航线离小镇越来越远了。飞机飞过的时候,我会想起她。也许她正在飞机上往下看呢。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院子里长出一棵树,树上长满了一首一首的诗,都是真正的诗。一张张写在白色的稿纸上,在风中哗哗作响。我和芳芳,就提着篮子在树下摘诗,好大的诗啊!陈小阳寄来一张明信片,只是道一声平安,他没有说他在哪儿,反正,你不必为他担心,他总是有新主意。

  独白:我31岁的时候,像马雅可夫斯基一样剃成了光头。我知道我可能永远都不了他那样的诗人。但我像他一样,剃成了光头。他曾经说过,人,必须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我希望,至少能有他那样的勇气。

集大成者如何成为“混搭之王”

最近,由惠普(中国)有限公司和优酷共同举办的”我的数码混搭生活视频大赛”现在已经火热展开,征集符合DV3000系列笔记本电脑的最佳视频。各路网友纷纷参与,上传视频作品来表现出数码”混搭”的生活理念,最优秀的作者还将有机会获得引爆数码混搭风尚的DV3000笔记本一台!

这里首先要称赞一下近两年HP的Notebook产品策略。当年联想收购IBM笔记本业务之后,遭遇了一个ThinkPad品牌价值被稀释的过程,这个影响应该说即使到了今天也是余音绕梁。这给HP和Dell这样的直接竞争对手提供了一个翻盘的机会,尤其是对于更加重视终端销售的HP。事实证明,HP做得很好。两三年之内,HP在笔记本产品线上完成了一次品牌的重新定位,将产品主要诉求指向更加时尚、更具个性化的个人电脑市场(看看HP的电视广告就知道了),同时提供了较高的性价比(5k至18k),应该说这符合了笔记本电脑日益普及的发展趋势,也使HP在过去产品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在销售量、销售额还是品牌影响力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那么对于这一次由惠普(中国)有限公司和优酷共同举办的”我的数码混搭生活视频大赛“,我想也继承了HP整体的产品定位和发展战略,再次强化了时尚、年轻、个性化的产品形象,尤其是与在线视频龙头之一的优酷联手举办,通过最炙手可热的形式,以强烈的交互性进行产品的推广营销,更加说明了HP对中国市场和用户的理解。

回到这次活动的明星产品,HP Pavilion dv3000系列笔记本电脑,融汇13.3英寸高亮宽屏、高性能显卡、生物指纹识别技术、高感光摄像头、3D DriveGuard移动保护等领先技术于一身,以“引领‘新数码混搭主义’风潮”为主打诉求,可以说抓住了目标用户群年轻、时尚、有活力、不拘一格的个性特征,相信可以得到消费者的亲睐。当然,如果你有DV,不妨也去试一试,没准可以把DV3000抱回家!

唯一的一点担忧就是作为集大成者的DV3000如何成为“混搭之王”。我们知道Mix and Match就是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完全个人化的风格。那么从活动的介绍来看,是期望集成了众多数码功能的DV3000帮助用户“完成混搭”,而非提供给用户一个”用于混搭的元素”。但只用一件产品显然并非“混搭”的本质,这其中是不是会有一点错位的感觉?所以,我倒是建议HP,把产品诉求调整一下,转为基于DV3000多样化的功能完成更多工作、并和其他时尚产品创造更多搭配,我想,这才是一个由内而外的真正的“混搭”。

夏伯渝:梦想的一生

你的梦想是什么?

如果你不幸失去了双脚,你的生命将如何度过?

如果你又不幸得了癌症,你的生活会怎样继续,你的梦想呢?

 

1975年,对夏伯渝来说,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此前一年,他只是一家机床铸造工厂里面的一名普通工人,因为体育表现突出,被选拔到国家登山队。经过在北京的集训后,他参加了当年那场伟大的攀登。这是他第一次登山,他们登的那座山叫珠穆朗玛峰,那年,他24岁。

夏伯渝

1960年,中国有3名登山队员首登珠峰,但是由于是在凌晨4点多登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所以很多国家不承认。因此,1975年的这次攀登,是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的。

当时,夏伯渝被分到了突击队,专门负责突击顶峰。第一次突击,在7500米的风口遭遇大风,被迫下撤。第二次突击,在8600米突击营遭遇恶劣天气,被困两天三夜无法继续前进,所有食物、氧气和燃料都已耗光,再次被迫下撤。

下撤过程中,与他结组的一名藏族队员因体力透支,中途休息时不慎将背包掉到山崖下。在7600米过夜的那个晚上,夏伯渝看那个藏族队员因为丢了睡袋在角落里浑身发抖,便把自己的睡袋让给了他。在零下25度的严寒和严重缺氧的高山环境下,这位外号叫“火神爷”的夏伯渝居然在没有睡袋的情况下睡着了。

第二天,一路回到6500米营地,一切都很顺利。只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夏伯渝发现自己的鞋无论如何也脱不下来了。几个人帮他把鞋子锯开以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脚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

几个月以后,夏伯渝的被迫进行了截肢手术,这个最以自己的脚而自豪的人,从此失去了双脚。

当然,中国登山队那一年再攀珠峰最终还是成功了。那次攀登,有人失去了鼻子,有人失去了耳朵,有人失去了双脚,也有人失去了生命。成功登顶的只有9个人,这里面没有夏伯渝的名字。

此后,由于伤口产生了癌变,夏伯渝不得不接受多次的手术和化疗。

但是,即便如此,夏伯渝的梦想依然没有改变。

夏伯渝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在各种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尽管失去了双脚,但他始终怀有梦想:“有朝一日,定要重新登上珠穆朗玛峰。”为此,夏伯渝制定了重返珠穆朗玛峰的锻炼计划。

夏伯渝

33年后,他终于接近梦想了!双脚套上假肢的年近六旬的夏伯渝老人参加了“珠峰志愿者行动”,重返阔别33年的珠穆朗玛峰,登上珠峰大本营,为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加油助威。

仔仔细细地叙述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说说关于四川汶川的地震。

这次地震中无论是身体上或是精神上很多人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希望大家能在这个故事中寻找到生活的力量,能早日从伤害的阴影中走出来,坚强地活下去。

像温总理对孩子们说的:“既然你们幸运地活下来,就好好地活下去。”

这场灾难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擦干泪水昂起头,迎接新的生活。

只要我们活一天,就要为理想去奋斗一天。